半岛体育央广网北京5月24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近日,几款加密通讯软件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密聊软件因其私密性强,尤其是它标榜的“阅后即焚”功能,为犯罪分子销毁犯罪证据提供了便利,使得这类软件成为监管追责难以触及到的“灰色地带”。多地警方集中发布预警:请家长检查孩子使用的移动设备是否安装了密聊软件,如果发现,要立即卸载。
这类软件一经曝光,就受到了网友们的广泛讨论,密聊软件一般会采用什么方式实现“加密”?“阅后即焚”是个噱头还是在技术上真能实现?这类软件为何会主要盯上未成年人?相关风险该如何规避?
国内目前有两种模式能让这种软件实现加密效果。数码评论员黄浩介绍,其中一种是“真·加密”,也就是端到端加密的信息传递模式;而另外一种则是通过技术手段让信息存储于国外,信息必须通过特定途径才能传递给国内用户。
“真·加密”是通过一定的加密手段,使语音或文字信息在进行加密处理后,任何第三方都不能对其进行解密。采用这种加密方式的密聊软件,一般是通过计算机密码学的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使之成为不可识别的乱码,接收方再利用相应的解密算法对数据进行解密,从而还原信息。如果给这个过程加上时间限制,让接收方获取数据后不能及时储存半岛体育,就出现了所谓的“阅后即焚”。
而另一种加密方式的信息存储根本就不在我们国内。不法分子有时会使用这种方式规避追踪定位的技术手段。采用这种方式,由于其存储信息并不在国内,即便公安机关追踪到了,也并不能完全确认具体的地理位置。
当然,在这些加密软件中也藏有一些假的“阅后即焚”,信息在阅读之后并没有被销毁掉,而是被存在了网络的某处。比如一些密聊软件会以“阅后即焚”打造一种噱头,但实际上数据并没有被删除,而是被悄悄存储在“云端”。
近些年,随着我国对电信诈骗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很多实施电信诈骗的途径已经被封死,于是犯罪分子便开始寻找更为独立、更为“新颖”,且不容易被第三方监控的方式来实施犯罪,这也是密聊这类软件获得的“灰色机会”。
黄浩表示,诈骗团伙使用密聊软件实施犯罪的几率非常高。他们最常用的手段是劝说受害者下载某个大众所熟知的聊天类APP进行诈骗。犯罪分子通常会先发一个链接,诱导受害者通过链接安装这个被假冒成应用市场中安全软件的“假软件”。而该软件背后实则为特制的密聊APP,其信息不会被任何其他渠道追踪到。这样就会导致当受害者发现上当受骗,在报警追责时无法取证的情况发生,可能到最后也没办法追回已损失的财产。
许多不法分子会在密聊软件上通过花言巧语哄骗未成年人提供个人信息等内容。而未成年人被盯上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许多未成年人可能在青春期时,会想方设法躲避父母的“监督”,寻找更不常规、更隐蔽的方式与人沟通。这为密聊软件的侵入提供了可乘之机;另一个原因则是未成年人涉世未深,对一些人防备心比较浅,对法律界限也不了解。其实,很多学生并非主动使用密聊软件,而是通过网络上的一些陌生人介绍、劝说、诱导之后使用。
使用密聊软件的未成年人很有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违法犯罪行为的“帮凶”,严重的甚至可能会犯下“帮信罪”,即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根据刑法修正案(九)规定,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黄浩建议,未成年人们在日常使用网络时,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言论,通过正规渠道下载已经经过安全检测的软件;家长也要注意孩子手机中是否有可疑软件,一经发现及时删除。相信只要各方齐心协力,一定可以让违法犯罪在阳光下无所遁形。
近日,几款加密通讯软件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多地警方集中发布预警:请家长检查孩子使用的移动设备是否安装了密聊软件,如果发现,要立即卸载。比如一些密聊软件会以“阅后即焚”打造一种噱头,但实际上数据并没有被删除,而是被悄悄存储在“云端”。其实,很多学生并非主动使用密聊软件,而是通过网络上的一些陌生人介绍、劝说、诱导之后使用。